close

首圖.jpg

▲   在加拿大生活以前,我歸類為馬路三寶其中一寶。拿到駕照的那幾年開過車的總次數,大概一個手掌能算的出,結果到了美國、加拿大,三不五時就來趟「公路旅行」。國外開車,是件很爽快的事。

我住的加拿大   Banff 是個卡在洛磯山脈群中的小鎮,週遭景點非常多,但是沒有交通工具根本無法抵達,如住   BANFF 必爬的   Joheston Canyon 居然沒有接駁車,所以除了大眾運輸外,想出鎮就屬「租車」最為方便。夏天,觀光景點是有許多接駁車,但想想,假如搭車一人約  15-50塊 不等,那還不如租車坐滿五人,大家一起分比較划算也比較機動性。

IMG_4052.jpg
▲   帶著行囊,上路囉!

照片 129.jpg   IMG_6651.jpg   IMG_5773.jpg
▲   夏季 BANFF 觀光景點的接駁車。主要開往   Lake Louise 和  Lake Minnewanka,至於想到其他地方的交通,請自己想辦法。

租車方面剛開始在官網下訂,後來發現搜尋   Reatalcar.com 第三方網站預訂,更為便宜,加不加保險都可以自己選,是說到了租車櫃檯,服務員也會再問要不要加買保險,最基本的保險大約是一天   12 塊加幣,BANFF 不太強制推銷保險,但機場的就很愛叫我買保險,我說不要她們還一直想說服我,但在國外開車,路況不熟這時候有保險也是對自己好,後來我會視情況購買啦! 話說回來,在   BANFF 使用   Reatalcar.com 建議選最便宜的價錢下訂就好,因為小鎮的車種不一,就看服務員怎麼配置,基本上拿到的車種都不太一樣。有次我因為跟服務員混熟一起巡車,事先就知道目前車庫裡有哪些車種,就試試問可不可以租   Mini Cooper,當下她真的就以最便宜的價錢給我   Mini Cooper,整個爽死。

 IMG_4162.jpg
▲   好可愛的   Mini Cooper,她的底盤超穩,很好開。

IMG_4777.jpg

IMG_6419.jpg IMG_6560.jpg IMG_6534.jpg 

IMG_6535.jpg IMG_6425.jpg IMG_4783.jpg
▲   開車幾次,熟悉美加地區的公路之後,我就完成夢想清單「開敞篷車」的願望啦!實在太喜歡這系列照片,所以多放幾張。

美國租車開敞篷,文章看這裡>>>    
美西 LAS+LA | 開著敞篷車,從拉斯維加斯殺去加州洛杉磯 (下)

IMG_6949.jpg
▲   媽媽來美加的時候,我的原先計畫也是租敞篷車,但五天租下來超貴,行李又不夠放,所以拍拍照過過癮之後,我們就決定回去換車,換了台「RANGE   ROVER」只便宜 10 幾塊美金吧,可是休旅車空間就是大,坐起來舒適,租的價錢就牙一咬就過去。

IMG_7169.jpg
▲   媽媽看我開美國長途開的辛苦,換她來開,這樣她也有開美國公路的經驗囉!

IMG_7165.jpg
▲   「RANGE   ROVER」這台裝四個大行李箱 +   媽媽14天的戰利品,都沒問題。

美國五天超貴租車,文章看這裡>>>    
美西孝親旅 | 第三站 美國西雅圖 seattle + 波特蘭 portland 我們來啦 (下)

IMG_6591.jpg IMG_7044.jpg IMG_2253.jpg
▲   其他租過的車種。

照片 165.jpg   照片 337.jpg
▲   經過北美的開車經驗之後,整個愛上開車這件事。

租車前千萬要檢查車體,車體有問題一定要準確劃上,連個小點也要標示清楚,這是對自己的保障。BANFF的檢查比較鬆,有一次因為我早到AVIS租車,就親眼看到服務員只是大略檢查車子有沒有油,能不能發動就好。記得剛開始租車前,我實在不會倒車,倒車看了後視鏡沒注意左邊,等回過頭來已經來不及,右側已經撞上柱子凹了個大洞,不過這次沒被挨罰。另外有一次是在晚上,開往洛杉磯山上的YHA,當時非常暗,那時候我以為右前方是個空地,想先把車開進去停放,再走去櫃檯CHECK IN,殊不知踩下油門的下一秒,我整個被超大極力道給反彈,痾,空地前居然有個石泥矮柱,超級矮我哪看的到啊!!! 這時事情已經發生,整個沒救,車子的右前方整個凹陷還有一大片擦傷,當下我還是開超貴的敞篷跑車,心想死定,又要付錢了!!! 後來等回去還車的時候,機場的檢查人員確實有詢問這塊,還叫我出示當初租車的車體狀況,好險出發前我檢查超仔細,每個小點都標記,可能檢查人員看到我畫的亂七八糟的紙,加上一番婉轉解釋,就好心的放我走啦。

IMG_0364.jpg IMG_2314.jpg IMG_2319.jpg
  IMG_2320.jpg     IMG_2321.jpg   照片 940.jpg
IMG_2323.jpg   IMG_2324.jpg   IMG_2844.jpg

IMG_2919.jpg IMG_2814.jpg       IMG_3784.jpg  

IMG_2454.jpg 
▲   加拿大的公路。

土耳其房東有教我們一招 : 怎麼租車最划算。租車通常以一天24hr計算,早上8點租就要隔天8點還,但因為BANFF的租車櫃檯有營業時間08:00-16:30,他們可是非常準時上下班,所以約4點以後的還車,他們通常會直到隔天早上8點才會檢查車子有沒有照時歸還,所以有沒有看到漏洞?? 後來我們就喜歡預定在16:30拿車,這樣整整多開半天,直到在隔天的下一天早上8點前歸還就好。但這招可不適用在機場附近24hr的租車中心。

 IMG_0613.jpg    IMG_0617.jpg   IMG_0639.jpg 
IMG_0724.jpg    IMG_4695.jpg   IMG_1848.jpg  
IMG_4611.jpg   IMG_1727.jpg   IMG_3063.jpg
IMG_6412.jpg   IMG_5677.jpg   IMG_5681.jpg  
▲   加拿大各式各樣的車種。

開在北美地區,最好小心有野生動物常常出沒,這時候動物最大。澳洲公路則是要小心袋鼠出沒。

照片 258.jpg   IMG_3240.jpg   IMG_4659.jpg
IMG_4783 (2).jpg
▲   我在加拿大公路上,曾經遇過的動物們。(下圖那隻熊)   是德國朋友克莉絲汀拍的,她很幸運,遇到的熊是直接向她走過來。其實我也親眼有遇到過幾次,但是熊熊每次出現的速度都超快,緊急煞車都來不及,更別想要拍下牠了。

 

  加拿大93號公路又名「冰原大道」,世界最美的公路

第一次在加拿大租車,就是跟朋友一起去「哥倫比亞大冰原 Columbia Icefield」、「冰川天空步道 Glacier Skywalk」,這兩項使用Banff Ambassador Program Password,參觀是免費的(頓時賺到80塊加幣),但自己要想辦法抵達,冰川是沒有接駁車的,幾乎都是參加旅行團居多,鎮上也有些一日冰川跟團,印象中團費約100多加幣的樣子。想一想,當然還是自己開車最划算啊!

IMG_2102.jpg IMG_2104.jpg IMG_2106.jpg IMG_2111.jpg 
▲ 這就是世界最著名最美的「93號冰原大道公路」。

IMG_2137.jpg
IMG_2145.jpg   IMG_2156.jpg   IMG_2199.jpg 
抵達冰原的下方,還需要換坐這種「冰原雪車 ICE EXPLORER 」到上方,才算是真正抵達萬年的冰原。

IMG_2201.jpg走在萬年冰原裡,才知道冰原裡超級冷,一定要穿上寒禦極地衣服才夠啊! 這天我經驗不足,衣服穿很單薄,冷的整個皮皮剉。

IMG_2207.jpg   IMG_2238.jpg 

IMG_2241.jpg  IMG_2243.jpg 
參觀完冰原,隔壁的「天空步道 Glacier Skywalk」也是一套行程,U 型的設計,遠眺觀賞冰原的遺跡,滿值得一看。 

第一次開在「93號公路」冰原大道,我的下巴都合不起來,沿途是哇!!!真的超美,奔馳在海拔1500公尺的洛磯山脈群中,沿途是擁有「萬年冰原萬年雪」的萬年山脈美景,即便當時是夏日去,望眼放去的山頭仍然白雪皚皚,超壯觀。

 IMG_2599.jpg
▲ 萬年山脈的美景,長這樣。

IMG_2720.jpg
▲ 從視照鏡來看,公路長這樣。

BANFF 往東西向的對外公路,最常走大概是「1號公路」;而從溫哥華開往美國西雅圖是「 99 號公路」直直開就抵達;抵達美國想繼續往南走,就走「5號公路」。美國最有名的公路是「66號」,那時候參加 KKDAY 的大峽谷團,以為會去到,但是後來韓國司機不給去,有點惋惜。

IMG_1897.jpg    IMG_1900.jpg 
▲ 加拿大1號公路。

IMG_6952.jpg
▲ 從加拿大溫哥華進到美國西雅圖的陸路海關閘口現場。

IMG_7141.jpg
▲ 美國5號公路。

IMG_7168.jpg IMG_6621.jpg
▲ 美國公路。

2018年剛剛好遇上加拿大150年生日,所有國家公園都免入費,那時候我也有上網申請通行證,申請、寄送費用也完全免費,所以我幾乎沒有付過通行費用。倒是在前一年剛抵達加拿大有付過一次,Day Pass 好像是19多塊加幣。之後同事也有教小撇步,說只要秀出在Banff的工作證明,就算當地居民可免付費唷!

 S__30564400.jpg IMG_7251.JPG
▲    (左圖)   免費申請國家公園通行證。(右圖)   美國開車,從這個州到另外個州,都要付州稅,加一加的總額就變超貴。在溫哥華機場租車到美國,五天要四萬台幣真的超貴,所以我正在跟 Budget 的工作人員英文切磋交涉中,大概就是吵架的意思。

 

  開在美國公路 儀板表居然出現胎壓不足 可旁邊都是沙漠

後來德國朋友蘇菲亞、克莉絲汀也相繼買車,看她們開著車從西岸跑東岸再跑美國,好像很好玩,旅行者買的車都屬於老車,比較划算。有次冬天,Banff 路上還積雪時,蘇菲亞開她的車載我一起前往   Mt Norquay   滑雪,她說每次出門前她都先開到加油站量胎壓,確保行車安全。

 IMG_3200.jpg
▲    德國朋友蘇菲亞和克莉絲汀。

IMG_4285.jpg   IMG_4286.jpg
▲   (左圖)   蘇菲亞正在測量胎壓中。(右圖)   再加油站旁的修車廠裡的員工,特地過來幫忙檢查,他也是德國人來工作的。

因為有了前次經驗,之後我從拉斯維加斯開往   LA 洛杉磯的途中,也發生胎壓不足的現象,當下周圍都是沙漠地帶,我超怕要叫緊急救援,當下也即刻找最近的加油站想要自己打氣,美國的加油站確實有,他們叫「Air Water」,打一次居然要2.5塊美金。好吧!平安行駛最重要,我還不知道怎麼打氣勒! 當下真覺得自己是個女漢子,自己摸索自己解決,超   MAN,好險最後的結局是好的,至少我安然無恙的回來了!

20170804_170804_0064.jpg   20170804_170804_0069.jpg  
▲     對車子完全不懂的我,人生中在美國第一次幫車子打胎壓,自己都愛上自己。我去大峽谷參加旅行團的韓國導遊司機,也是開一開就路邊停一下,他說因為太高溫,擔心輪胎會爆胎,一定要讓輪胎休息緩一緩。

IMG_6413.jpg   IMG_6415.jpg 
    第一次開敞篷車,迎接我的拉斯維加斯是以超高溫   48 度熱情問候,我只能短暫體驗瘋婆子的快感之後,因為皮膚曬到要自我燃燒,我只好默默把車頂蓋回來,吹冷氣比較實在。(左圖) 有看到面板左上角   48 度的數字嗎?   (右圖)   那幾日我去遊玩拉斯維加斯的溫度,平均 40 度起跳。

 

  自助加油加到「柴油」 ,加拿大半夜叫拖吊車,也是滿佩服我們危機處理能力   

國外的加油方式大多是自助式,自助又分幾種,一種直接在機器上刷卡操作、一種是要進去店裡跟櫃台買多少錢,才可以加多少錢。基本上這兩種情況都要先預付金額,但是加多少算多少,就算沒加到預付金額,機器也會退回,不用硬加。再另一種就是跟台灣一樣有加油員幫忙,這我只碰過一次,就在回溫哥華機場的租車中心內的加油站,是個印度三哥幫忙操作,機場的油價超級貴,沒事真的不要嘗試。

IMG_3214.JPG IMG_3213.JPG  

好啦! 這下可好,「自己加油」的意外狀況發生了!!!

整天玩完之後很開心的要回家前,最後一站一定是來到例行工事的加油站。我們就來到 Banff 鎮中心的加油站,開開心心的開進後,我們完全沒注意到停在「柴油 Diesel」油槍前。好啦!這時候車上唯一一個日本男生,很帥氣的幫忙拿起油槍直接加進去,其他人就跟平常一樣的步驟,大家通通都沒注意,等我們都處理完之後,這時候超商櫃台內的印度三哥突然衝出來,直問我們是不是要加柴油,他說他廣播好多次,我們都不理他 (廢話,用廣播、講話又不清楚,誰會意識到他在跟我們講話)。這下,我們終於知道事情大條。

IMG_2958.jpg

原來,國外加油站是分「汽油Regular」跟「柴油 Diesel」兩種,好險的是我們並沒有啟動引擎,但AVIS已經下班,我們只能找拖吊車來處理 (!還車地點就在距離不到50公尺處啊!無輒!),而這時候已經是半夜12:00,來的拖吊車司機是個日本人,溝通無礙,他告訴我們接下來的處理步驟,隔天我們再去 AVIS說明狀況,請他們取回昨晚暫時停在路邊的車子,接下來就等通知就好!

在國外叫緊急救援多貴啊!!!我們很害怕會被罰天價,幾乎是每天跑去櫃檯問最新進度,結果我們是約過一個月終於接到後續處理,最後是以繳交200多塊加幣,結束這回合。

IMG_3822.jpg    IMG_3823.jpg  
▲    Banff  冬季油價。

IMG_6807.jpg
▲    Banff  夏季油價。
 

總之學到「柴油 Diesel」這單字的代價,真貴。

忘記說還有一種是在租車的時候,租車中心也會問要不要買他們中心的油,這樣歸還時就不用加滿油,印象中不太貴,好像一桶油賣40幾塊錢的樣子,但這也很麻煩,因為我們不知道今天的路程要使用多少汽油,想加又不敢加太多,感覺就是會給自己找麻煩,那還不如去外面自己知道加多少算多少。

照片 307.jpg
▲    倒車對我來說很困難。

 

  真實事件   被加拿大警車追車攔下盤問   差點要拘留到警察局去    

事情是這樣的,這天我們一樣坐滿一車五位朋友,其中包含德國朋友克莉絲汀,前往 Waterton 玩,去程都沒問題,回程時由我老姊開車,她開車真的滿猛的,別人講她她還會很大牌的說不會啦,結果就在回途中的一個小鎮,小鎮裡的"雙向道雙黃線"田間小路上,這時候老姊嫌前車開得慢,帥氣的單手超車,殊不知超過去之後,對向來的剛剛好是部警車像我們招手,一開始還以為是要跟我們打招呼,後來發現警車是大迴轉的追我們,就像電影裡演的,我們在路邊被攔下,等警察來敲駕駛窗盤問。

 IMG_2915.jpg
▲   克莉絲汀一直力邀我們一定要去德國的「無限速公路」玩玩。

IMG_2750.jpg
▲   加拿大從一個目的地到另一個目的地,基本都是小時起跳,除了駕駛以外,其他乘客很容易睡死。

國外的警察很有權威,他一開始就很兇的對駕駛說 : 「你知道你超速+闖雙黃線嗎?你會害死其他人」。警察也不聽其他乘客解釋,只叫駕駛回應,就開始檢查駕照、租車記錄、護照等文件,連要檢查副駕駛座的東西 (副駕駛就是我),都是叫我一個口令一個動作,拿完之後又叫我坐回車上,途中我有想開口解釋,但是這警察也完全不聽就是了。等盤問過後這警察坐回警車,好像是查詢什麼文件之類的吧!就叫我們在車上等,這一等是20幾分鐘過去,我們都心想完蛋,該不會要去警局吧!老姊更慌張,緊張的哭出來,怕要被吊銷駕照拘留,這時候才真正知道怕吼!

IMG_6122.jpg▲ 他不是當時的警察,他是拉斯維加斯的公車司機,讓我用當地居民的身份買票,我超愛他的那位。

IMG_1632.jpg     IMG_0643.jpg
▲ (左圖)   坐在卡加利捷運上的乘客。(右圖)   溫哥華的公車司機。

20幾分鐘過去,這警察終於過來跟我們說話,第一句先問克莉絲汀是不是加拿大人,再看看其他幾個都是華人面孔,他頓了一會兒,應該是知道整車內沒有當地人,就好心的說我今天不會罰你們,但是你們要知道加拿大的開車規矩,不然他是有權利把我們通通帶回警局,現在可以放我們走,但是要照行車規矩,他會在後面跟著我們一段路,確定不會再犯,他就開往另外個方向走了。這場鬧劇,真的讓我們嚇個半死。

IMG_3067.jpg

 

  冬季在厚厚雪地開車   注意安全 小心在雪中飄移   

租車中心都會換成Snow Tire雪胎或 Winter Tire冬胎,抓地力很夠,基本上安全無慮。我在大雪中開過幾次,只有遇到幾種狀況,一是輪胎卡在雪地裡空轉,無法前進,這時就下車把前面或是後面阻擋路的雪給剷除,就可以繼續行駛;二是某次開往卡加利的傍晚,遇上大雪+大霧+大風,那時候是開朋友的Ford,整台車三個人是跟著風在高速公路上飄移,這時候除了自己注意開慢點,就剩祈禱了。

IMG_4025.jpg▲   BANFF   鎮上主要道路的雪景。

IMG_3048.jpg
▲ CANMORE   鎮上的道路雪景。

IMG_2840.jpg
▲ 車子卡到雪堆裡,除了駕駛以外的其他乘客通通下車,有的幫忙推車、有的幫忙鏟雪,旁邊還有遊客幫我們呼喊加油,搞了十幾分鐘,我們終於離開雪堆了!

IMG_4087.jpg
▲ 我的生日當天,給自己的禮物是一趟「公路旅行」。

IMG_4166.jpg   IMG_4167.JPG 
▲ 當天我只不過去卡加利 CALARY   的 OUTLET 逛一圈,出來就看到車子已經在積雪啦!

體驗雪地開車的經驗真的很酷,有機會一定要試試。冬天每台車都會配上一把除雪用具,為了剷除玻璃上的結霜,假如前晚下大雪,早上開車時也要先把厚厚的積雪去除,但最後都要切記,先暖暖車再上路。另外,還有那次發瘋在 -37 超低溫下爬 Johnston Canyon,我們也是五個人租車前往,記得車子就停在戶外停車場中,而我們爬山的總路程約2.5hr,等回到車上,就發現放在車上的液體水已經扎扎實實的冰塊水。

IMG_2270.jpg
▲    -37 度的   Johnston Canyon,戶外的冷凍庫,真不是蓋的。

   IMG_3832.jpg    

IMG_1044.jpg  

IMG_2612.jpg    

FOLLOW ME ON IG-01.jpg   

 

延伸閱讀  

加拿大班芙鎮Banff | 終於有一天,我在鎮上抬頭就看見「北極光」啦  

加拿大班芙鎮Banff | 我在 Delta Royal Canadian Lodge & Charltons 飯店工作  

加拿大班芙鎮 Banff | 我在 Starbucks 聞著咖啡香 + 面對各國口音客人的櫃檯日子  

加拿大 班芙鎮Banff | 我在 Nesters Market 當 Cashier 夏季工作超好找  

加拿大 班芙鎮Banff | 免費搭乘 Gongola 纜車,$15.50/hour 的兼差   

加拿大 班芙鎮Banff | 冬天零下 20 度起跳的九項雪上運動+雪景 

arrow
arrow

    g225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